三河坝(三河坝分兵)
本文目录一览:
三河三河坝战役简介
三河坝战役简介如下:战役背景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了这次武装起义,成功占领了江西南昌,并随后南下广州。在南下途中,起义军遭遇了国民党军阀钱大钧和黄绍竑的军队,经过会昌战役后,部队继续南下潮汕。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与国军第三十二军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发生的一场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持续了3天,起义军以人数远少于敌军的兵力劣势,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三河坝战役中起义军的英勇抵抗和朱德的战略决策,为革命保留了宝贵的火种,使得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未熄灭。综上所述,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为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奠定了基础。
尽管三河坝战役时间短暂,但其影响深远,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增强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起义虽然结束,但革命精神和先烈们在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廖家贞和杨南生这样的地下党员,就是在此次战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八一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目的是“先得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后取广州,再举北伐。八一起义军9月18日进抵广东大埔县城。
途中,部队与钱大钧、黄绍竑军队在抚州、瑞金、会昌等地交战。会昌战役后,起义军前往长汀、上杭,再经大埔,最终向潮汕进发。1927年八九月间,起义军南下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
【学党史】三河坝战役,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1、三河坝战役中起义军的英勇抵抗和朱德的战略决策,为革命保留了宝贵的火种,使得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未熄灭。综上所述,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为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奠定了基础。
2、整顿后,部队缩小至800余人,为革命保留火种。肖克将军评价,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后来的井冈山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亦将重写。正是朱德保留了革命火种,两万多人的南昌起义队伍,最终真正保存下来的精英只有这800人。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基础、战斗力的核心。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未熄灭。
3、三河坝战役打了3天,从战略意义上看,三河坝战役取得了胜利。战役持续时间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与国军第三十二军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发生的一场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持续了3天,起义军以人数远少于敌军的兵力劣势,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三河坝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1、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与国军第三十二军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发生的一场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持续了3天,起义军以人数远少于敌军的兵力劣势,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战役结果及战略意义 从战术上看,起义军以1:8的兵力劣势硬抗3天,还能保证30%的人全身而退,这一成就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2、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的继续和发展。 三河坝战役是八一起义军一部、广东党组织、本地农军和群众共同斗争国民党反动派的案例。 三河坝战役是朱德带领领的八一起义军实现革命战略从城市到农村、军事战略由正规战到游击战的改变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转折点。
3、综上所述,三河坝战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为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奠定了基础。
三河坝战役时间
战役持续时间 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与国军第三十二军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发生的一场激烈战斗。这场战役持续了3天,起义军以人数远少于敌军的兵力劣势,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此次参战的部队有3万多人,在后来大授衔时,十大元帅中便有7位直接和间接地参加了此次起义,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然后再次举行北伐,于是主力在贺老总等人的率领下向潮州、汕头进发,而另一部分则是在朱德的率领下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
月1日,国民党钱大钧部在三河坝与起义军展开激战,即三河坝战役。朱德制定“半渡而击”的战术,重创敌人,但随后因敌众我寡而决定撤退。起义军经过英勇抵抗后,于10月4日凌晨撤出战场。战役意义:三河坝战役虽然起义军最终撤退,但为掩护主力南下争取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