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8月18日能源化工日报
原油:地缘博弈继续 油价恐承压
1、油价方面,周度油价重心再度下移,其中WTI 主力合约收盘至63.14美元/桶,周度跌幅0.33%。布伦特主力合约收盘至66.13美元/桶,周度跌幅0.29%。SC2509周五夜盘以481.4元/桶收盘,整体来看三大油种跌幅较前一周有所缓和,但仍处于偏弱格局中。
2、市场关注关于俄乌冲突的多方会晤成果,消息层面上战略的成果大于实质。据俄罗斯方面发表的声明表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最高级别会晤机制已完全恢复,经过近三小时磋商,白宫领导人已放弃升级对俄施压。双方明确,在有关停止军事行动的谈判中,达成成果的责任在乌克兰和欧洲。根据各方声明都认为俄乌应直接达成和平协议而非停火协议。美国方面表示,泽连斯基总统将于周一下午前往华盛顿特区,到访椭圆形办公室。如果一切顺利,随后将安排与普京总统的会面。从当前来看,虽然俄乌冲突走向和平的前景依然具有不确定性,不过能源市场对欧美加剧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的担忧有所缓和。
3、从三大机构月报来看当前的市场需求情况,IEA8月报告依旧是最悲观的,OPEC最为乐观。IEA预估2025年、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分别增长68万桶/日、70万桶/日,较7月下调2万桶/日。从中国、巴西、印度等石油需求主要贡献国来看,缺乏亮点,尤其是印度面临美国50%关税的冲击,预计其石油需求进一步被拖累,尼日利亚经济活动大幅增长为其2025年石油消费增长带来10万桶/日增长。EIA 8月报预估2025年、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分别为89万桶/日、119万桶/日,较7月报告均上调9万桶/日。其中对中国石油需求上调较明显,2025年、2026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评估为24万桶/日、25万桶/日,分别较7月上调5万桶/日、2万桶/日。OPEC 8月报告预估全球2025年、2026年石油需求增速分别为130万桶/日、140万桶/日。OPEC认为二季度OECD中欧洲地区及中东石油需求增量的上调足以抵消OECD中亚太地区、中国及印度石油需求增量的下调。尽管美国关税对全球贸易摩擦存在影响但总体影响程度仍指向逐步降级。由于驾车和航空旅游出行提振需求,25年Q3石油需求预计同比增长54万桶/日,高于Q2的13万桶/日的同比增幅。
4、库存数据显示,截止8月8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299亿桶,比前一周增长326.3万桶;商业原油库存量增长303.7万桶至4.26698亿桶,汽油库存下降79.2万桶至2.2629亿桶,馏分油库存增长71.4万桶至1.13685亿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0.92%;比过去五年同期低6%;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84%;稳定在过去五年同期水平;馏分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9.86%,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5%。
5、OPEC+产量增加在逐步兑现中,不过尚未达到其增产目标。欧佩克+产油国7月合计原油产量增加33.5万桶/日,低于该联盟22个成员国中8国承诺的41.1万桶/日增产目标。。根据第三方数据,也就是欧佩克及其限产同盟国认可的数据,7月份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952.6万桶,增加了17万桶;阿联酋原油日产量316.9万桶,增加了10.9万桶。科威特原油日产量245.2万桶,增加7000桶;伊拉克原油日产量390.2万桶,增加5.1万桶。阿曼原油日产量77.4万桶,增加7000桶;哈萨克斯坦原油日产量182.7万桶,减少了3.6万桶。俄罗斯原油日产量912万桶,增加了9.8万桶。
6、2025年8月6日美国对因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实施的二级制裁,将直接冲击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印度暗示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优先考虑廉价的俄罗斯原油,以保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并避免未来两年石油进口成本可能飙升200亿美元;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可能会使市场上每天减少170万桶石油,从而推高油价,损害印度的能源安全和美国对低油价的偏好。而当前结合前期会谈结果来看,对俄油贸易的二级制裁尚不会扩大范围,但对印度的二级制裁若没有取消,那印度的炼油利润优势将会消退。整体来看将损害这一潜在原油需求国的增长潜力,令原油需求承压。
7、综上所述,原油市场整体处于需求乏力,而供应端压力不断显现。在俄乌和平协议谈判的进展过程中,市场将反复计价供需平衡的情况,整体来看油价或震荡偏弱运行。
燃料油:低硫供应充足,高硫市场结构有所企稳
1、供应方面:据隆众资讯统计,7月国内保税市场总供油量约174万吨,环比增加0.1%;预计8月国内低硫燃料油产量约在110万吨左右。库存方面,截至8月13日当周,新加坡陆上燃料油库存录得2464.5万桶,环比前一周减少167.4万桶(6.36%);富查伊拉燃料油库存录得741.6万桶,环比前一周减少224万桶(23.2%)。8月俄罗斯高硫发货量继续回升,预计高硫燃料油库存仍将充足,以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
2、需求方面:沙特7、8月的高硫进口量分别在110和80万吨左右(预计),高硫发电需求逐步下滑,并且埃及目前采购需求也大幅减少。炼化方面,近期炼厂开工率维持稳定,据金联创统计,截至8月13日,中国地炼常减压开工率为63.61%,较上周涨1.13个百分点。
3、成本方面:本周EIA和API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增加,主要源于原油进口量大增,汽油库存下降,馏分油库存增加。当前美国原油库存同比低0.92%,比近五年同期低6%;汽油库存稳定在近五年同期均值水平;馏分油库存比近五年同期低15%。IEA最新月报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70万桶/日,较上月报告预测下调2万桶,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调了35万桶,并表示今年全球原油供应量将增加250万桶/日,明年供应量将增加190万桶/日,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10万桶/日和130万桶/日,主要受到OPEC+最新一轮大幅增产的推动。IE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规模将超过此前预期。EIA和OPEC对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预期依然为100万桶/日和130万桶/日。此外,市场关注俄美首脑会晤及后续对俄罗斯石油供应可能带来的影响,预计俄罗斯供应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扰动。
4、策略观点: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弱势下行,新加坡燃料油价格震荡下跌。尽管西北欧至新加坡的合规含硫0.5%船燃套利窗口持续关闭,但苏伊士以西市场的低硫调和组分不断流入,供应充裕持续压制低硫燃料油市场基本面,贸易商预计西方套利船货的激增将推升新加坡地区库存;同时,下游需求疲软将持续压制未来几周市场的基本面。高硫市场则有一定企稳迹象,尽管即期供应充足且季节性公用需求减弱,但预计9月起供应减少或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从基本面来看,短期不太看好高、低硫后续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关注油价在地缘局势不稳背景下可能的波动。
沥青:利润修复带动供应增加或超预期
1、供应方面:近期炼厂生产成本修复明显,带动炼厂生产积极性,部分地炼开工有提升。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国内沥青厂装置开工率为38.47%,环比上升4.14%;库存方面,山东及华东地区厂库累库较为明显,本周国内炼厂沥青总库存水平为25.79%,环比上升0.25%;本周社会库存率为35.14%,环比上涨0.09%。
2、需求方面:北方地区逐渐进入施工旺季,下游赶工需求增加明显,但南方部分地区受降雨影响需求表现一般。隆众资讯统计,本周国内沥青54家企业厂家样本出货量共40.2万吨,环比减少3.8%;国内69家样本改性沥青企业产能利用率为17.1%,环比增加1.2%,同比增加3.8%。关注资金回款以及天气对施工的制约情况。
3、成本方面:本周EIA和API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超预期增加,主要源于原油进口量大增,汽油库存下降,馏分油库存增加。当前美国原油库存同比低0.92%,比近五年同期低6%;汽油库存稳定在近五年同期均值水平;馏分油库存比近五年同期低15%。IEA最新月报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下调至70万桶/日,较上月报告预测下调2万桶,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调了35万桶,并表示今年全球原油供应量将增加250万桶/日,明年供应量将增加190万桶/日,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10万桶/日和130万桶/日,主要受到OPEC+最新一轮大幅增产的推动。IEA预计今年全球原油市场的供应过剩规模将超过此前预期。EIA和OPEC对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的预期依然为100万桶/日和130万桶/日。此外,市场关注俄美首脑会晤及后续对俄罗斯石油供应可能带来的影响,预计俄罗斯供应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扰动。
4、策略观点:本周,国际油价整体弱势下行,沥青期现价格震荡下跌。供应端,随着利润修复,炼厂生产意愿提升,预计8月下半旬开工水平将有增加预期。需求端,北方地区刚需相对平稳,随着华东地区降雨逐渐减少,刚需有望逐渐恢复。短期来看,预计8月沥青市场有望逐渐呈现供需双增的格局,缺乏明显单边驱动之下价格或以区间震荡运行为主,关注油价在地缘局势不稳背景下可能的波动。
橡胶:降雨扰动尚未结束,成本支撑胶价
1、供给端,本周海南产区原料无明显增量,收购价格重心上涨。周内海南产区局部零星降雨且阵雨居多,对割胶工作的影响不大,干含偏低。截至8月14日,海南产区新鲜胶水收购价格14400-16400元/吨,较上周四上涨500元/吨。本周西双版纳产区降雨不均,原料释放不稳定,收购价格高挺。截至8.14听闻胶厂胶水收购价格参考14000-14300元/吨,较上周四涨300元/吨;周内泰国主产区降雨增多,扰动割胶作业。截至本周四,烟胶片均价62.3铢/公斤,较上期涨3.48%;胶水均价54.08泰铢/公斤,较上期涨0.15%;杯胶均价49.18泰铢/公斤,较上期涨2.82%。
2、需求端,本周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负荷为72.07%,较上周走低2.2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走低6.92个百分点。本周山东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63.09%,较上周走高2.0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走高7.42个百分点。截至8月15日当周,国内轮胎企业全钢胎成品库存40天,周环比增加1天;半钢胎成品库存47天,周环比增加1天。
3、库存:截至2025年8月10日,中国天然橡胶社会库存127.8万吨,环比下降1.1万吨,降幅0.85%。中国深色胶社会总库存为79.7万吨,环比降0.8%。中国浅色胶社会总库存为48万吨,环比降0.8%。截止08-15,天胶仓单17.993万吨,周环比增加3650吨。交易所总库存21.3188万吨,周环比增加2859吨。截止08-15,20号胶仓单4.6469万吨,周环比增加4234吨。交易所总库存4.919万吨,周环比增加2016吨。
4、整体来看,降雨扰动增加,橡胶原料坚挺,轮胎需求开工下滑,库存高位累库,短期胶价以震荡看待。后续关注产区天气改善情况、旺产季产量兑现情况、外围宏观变化。
PX&PTA&MEG:终端开工修复显现,聚酯原料供应继续抬升
4.消息面:穿类消费增长改善。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下降0.14%。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同比增长4.8%。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7%、1.7%、5.8%。
聚烯烃:延续震荡走势
1、供应:PE方面前期检修装置复产,因此产能利用率增加,下周抚顺石化、万华化学、连云港石化等装置计划检修,预计产量较本周小幅下降。PP方面本周中科炼化一线35万吨/年装置、延长中煤双线60万吨/年等装置重启,聚丙烯平均产能利用率上升,下周宁波大榭计划投产,新装置负荷不高,预计对聚丙烯产能利用率有负面拉动,但总产量依旧维持高位。
2、需求:PE方面本周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0.4%。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0.8%;PE管材开工率较前期+1.0%;PE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0.2%;PE中空开工率较前期-0.2%;PE注塑开工率较前期+0.5%;PE拉丝开工率较前期+2.0%。PP方面,随着 “金九银十” 需求旺季临近,预计8月中下旬部分终端行业将启动备货,行业开工率有望延续走高趋势。
3、库存:PE方面,生产企业积极去库,下游开工恢复,采购量增加,并且贸易商对旺季有预期从而提前备货,因此总库存下降。PP方面,下游刚需消耗,补库力度不强,贸易商主动去库,导致炼厂库存变动有限,总库存小幅下降。
4、原料: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环比下降2.47%至67.62美元/桶,石脑油价格环比下降1.93%至567.17美元/吨,乙烷价格环比下降1.32%至3183.33元/吨,动力煤价格环比上升2.95%至691.80元/吨,甲醇价格环比下降0.42%至2368.25元/吨。
5、总结:供应方面,后续产量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当前下游企业开工低位,随着 “金九银十” 需求旺季临近,预计8月中下旬部分终端行业启动备货,行业开工率有望走高。综合来看,聚烯将逐渐向供需双强过度,基本面矛盾不突出,成本端不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之下,整体将呈现窄幅震荡的格局。
PVC:基本面变动有限,估值相对偏高
1、供应:聚氯乙烯企业开工率环比上升1.09%至80.33%,其中电石法开工率环比上升1.67%至79.96%,乙烯法开工率环比下降0.28%至81.26%;装置检修损失量环比下降4.24%至11.78万吨;总产量环比上升1.10%至48.11万吨,其中电石法产量环比上升1.67%至34.17万吨,乙烯法产量环比下降0.29%至13.94万吨。
2、需求:下游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0.23%至42.75%,其中管材开工率环比上升2.71%至32.96%,型材开工率36.91%;产销率环比下降5.96%至164.34%。
3、库存:总库存环比上升0.19%至81.95万吨,企业库存环比下降3.10%至32.67万吨,社会库存环比上升2.50%至49.28万吨。
4、原料:动力煤价格环比上升2.95%至691.80元/吨,电石价格环比上升1.10%至2316.25元/吨,石脑油价格环比上升2.29%至7513.50元/吨,甲醇价格环比下降0.42%至2368.25元/吨。
5、总结:供应方面本周中泰阜康、福建万华等装置开工继续提升,产能利用率增加,下周中泰华泰厂区,君正乌达厂区、新中贾等企业有检修计划,因此预计整体供应量减少。需求方面,国内房地产施工企稳回升,后续管材和型材开工率有望增加。综合来看,供给维持高位震荡,需求逐步回暖。近期基差和月差绝对值维持相对高位,炼厂库存快速向社会转移,仓单大量增加,总库存变动有限,并且生产利润也显著增加,随着产业套保的介入,预计月差会有所收窄,炼厂去库放缓,预计PVC价格震荡偏弱。
甲醇:维持近弱远强结构,价格窄幅震荡
1、供应:国内方面,本周乡中新、贵州天福、延长中煤、鄂尔多斯氯碱化工、中石化长城,及江苏一套、宁夏一套、内蒙古三套装置复产,整体恢复量偏多,产能利用率上升,下周恢复涉及产能多于计划检修及减产涉及产能,因此将导致产能利用率继续增加。港口方面,本周外轮到港35.04万吨;内贸船周期内补充3.80万吨,其中江苏2.43万吨;广东0.87万吨,福建0.5万吨。
2、需求:本周神华新疆本周装置停车,而延长中煤榆林二期装置检修结束负荷提升中,烯烃行业开工稍有降低,下周随着延长中煤榆林烯烃装置重启提升至满负荷运行,烯烃行业开工率将有所提升;江浙地区MTO装置均维持前期负荷为主。传统下游方面,冰醋酸产能利用率将下降,甲醛产能利用率预计提升。
3、库存:内地方面,因前期检修装置尚未完全恢复,供应偏紧,加之前期订单稳步执行,多数企业库存维持低位。港口方面,本因到货集中,库存累积明显。
4、总结:供应端,近期国内装置检修较多,供应阶段性低位,后续随着装置复产,供应将逐步回升,海外方面伊朗装置负荷稳定,并且装船量稳定,预计到港量将维持高位。综合来看,到港量将维持在30万吨/周之上,而华东地区MTO装置负荷不高,港口库存短期仍将增加,预计甲醇维持近弱远强结构,价格窄幅震荡。
纯碱:环保因素扰动增强,盘面坚挺运行
1、期货价格:本周纯碱期货价格震荡偏强运行,截至周五收盘主力2601合约报1395元/吨,周度涨幅4.42%,远月升水幅度有所扩大。
2、现货价格:本周纯碱现货报价局部地区有所下调,贸易商环节报价跟随盘面波动。截至周五,沙河地区重碱贸易自提价格1283元/吨,较上周五的1239元/吨上涨44元/吨。
3、供应:本周纯碱检修企业数量较少,供应水平有所提升。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纯碱行业开工率提升1.91个百分点至87.32%,周度产量提升2.44%至76.13万吨。下周暂无明确检修计划,但前期检修企业存在复产预期,预计纯碱供应仍有增量预期,不排除周产增至78万吨的可能。即便如此,近期市场对以青海地区为代表的环保限产担忧情绪再起,后续仍需关注反内卷、环保等对供应端是否存在实际影响。
4、库存:纯碱企业库存继续累积,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碱厂库存189.38万吨,较周一提升0.94%,较上周提升1.54%。社会环节库存同步提升,本周增幅近2万吨。纯碱中上游货源压力进一步提升,后续也仍将继续压制碱厂报价重心。
5、需求:纯碱需求端偏弱运行,下游囤货意愿偏弱,成交及对原料补库也仍以低价为主。好的方面在于本周光伏玻璃行业在产日熔量小幅提升,浮法玻璃行业在产日熔量维持稳定,纯碱刚需消耗水平小幅回升,但总体仍处于低位。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纯碱表消73.26万吨,周环比提升8.49%。后续临近阅兵,关注是否存在下游行业环保限产现象。
6、观点小结:纯碱供需压力仍未有效缓解,但近期市场交易以反内卷、青海地区环保扰动、煤炭价格波动及后续可能的限产事件为主要驱动,叠加市场消息扰动增多,期货盘面远月升水幅度扩大。预计短期纯碱期价坚挺运行,后续期货也将继续因以上题材发酵而波幅加大,需注意把控持仓风险。另外,受制于纯碱基本面压力,盘面上方高度也不宜过分乐观,仍需理性看待且注意甄别市场消息来源,关注商品市场整体情绪、反内卷及环保等相关政策动态。
尿素:供需两端利好频出,市场情绪或有回暖
1、期货价格:本周尿素期货价格先扬后抑,整体走势震荡偏弱。截至周五收盘主力2601合约报1737元/吨,周度跌幅1.14%。
2、现货价格:本周尿素现货价格偏弱运行,截至周五,山东、河南地区市场价格分别为1700元/吨、1720元/吨,二者均较上周五下跌60元/吨。
3、供应:近期尿素供应水平暂无明显趋势性,行业日产量位于19~20万吨区间波动。隆众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尿素行业日产量19.32万吨,较上周五的19.18万吨提升0.73%。短期复产企业数量高于检修企业数量,日产或有小幅提升。月底前后京津冀地区尿素企业生产是否受限需密切关注,且氮肥协会提倡严控产能、控制产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如何影响尿素供应仍有待后市验证。
4、库存:隆众数据显示,本周尿素企业库存95.86万吨,周环比提升7.86%。港口库存46.4万吨,周环比下降3.93%。上游货源压力持续提升,港口库存持续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
5、需求:本周需求力度前后分化,前半周现货成交氛围积极,后半周情绪回落。隆众数据显示,本周尿素周度表需129.77万吨,周环比下降5.15%。周内河南、河北部分下游行业接到限产通知,市场对需求进一步转弱存在担忧情绪。短期尿素企业新单成交乏力,但随着新一轮印标来临,下周市场或进一步为出口做准备,且9月之后秋季肥需求存在释放预期,不采购需求或再次回升。
6、印标及国际市场:周五印度NFL公司再次发布新一轮国际尿素招标,开标日期9月2日,最晚船期10月30日。由于上一轮印标量、价结果都已给国内尿素市场带来积极提振,市场开始期待新一轮印标量价结果、中国是否能向印度供货等更多利好因素,这些都将为后续出口需求进一步兑现再次打开想象空间,同时也将为下周国内采购需求奠定基础。
7、观点小结:整体来看,国内尿素供应窄幅波动、需求处于淡季,基本面驱动不足。短期市场交易重心围绕新一轮印标、中国是否向印度供货等逻辑,期价阶段性底部特征明显,短期运行中枢有望阶段性上移,考虑到保供稳价大环境,上方空间不宜过分乐观。关注印度新一轮招标结果、我国对印度供货情况、国际尿素价格走向、我国出口政策动态。
玻璃:下游需求或受限,盘面情绪仍偏弱
1、期货价格:本周玻璃期货价格宽幅波动,截至周五收盘主力2601合约报1211元/吨,较上周涨0.83%。
2、现货价格:本周玻璃现货市场弱势运行,截至周五,国内浮法玻璃市场均价1160元/吨,较上周五的1199元/吨下跌39元/吨。
3、供应:本周玻璃供应暂无变化,周内虽有产线波动,但在产产能维持稳定。隆众数据显示,截至周五玻璃行业日熔量15.96万吨,较上周五维持稳定。下周暂无产线变动预期,玻璃供应预计仍将维持稳定,但需关注京津冀地区环保因素是否会对玻璃供应产生影响,目前预计对玻璃生产影响程度有限。
4、库存:本周玻璃企业再度累库。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玻璃企业库存6184.7万重箱,周环比提升3.95%。前期中下游备货积极,在市场情绪回落后新增采购意愿不足,压制企业出货进度。
5、需求:玻璃刚需改善幅度有限,市场跟进情绪较为谨慎。隆众数据显示,本周玻璃表观消费量104.61万吨,周环比提升3%。环京津冀地区下游深加工或受到环保限产影响开工,再加上运输车辆或相对受限,玻璃刚需或受到进一步压制。
6、观点小结:短期玻璃现货市场情绪偏弱,企业货源压力提升情况下不排除进一步降价出货可能。下周市场或交易环保题材,预计玻璃需求回落力度或超供应端。预计短期玻璃期价偏弱震荡运行,关注环保事件对供需两端的影响程度,另需关注原料价格走势、商品市场整体情绪、环保题材发酵程度。